城投点心债是指由地方投融资平台(就是城投平台)作为发行主体,在境外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城投债券:
发展历程
- 2007 年 6 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制定了《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允许境内金融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同年国家开发银行首次在香港发行 50 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标志着点心债的诞生.
- 2010 年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香港和海外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可以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 2012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境内非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实现了境内发行主体的整体放开.
- 2018 年之后,点心债市场重启加速发展态势,自 2018 年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备忘录后,点心债发行量连续 6 年上升,2023 年点心债发行量接近 6000 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城投点心债占比近 4 成.
发行原因
- 境内融资受限:近年来,我国对境内城投债的监管逐渐加强,发行审核趋严,导致城投企业境内融资渠道受限,而城投企业仍有资金需求,于是转向境外发债筹集资金,推动城投点心债市场逆势增长.
- 美元债融资成本上升:受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影响,美元债融资成本持续上升,相比之下,点心债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部分城投企业选择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以降低融资成本.
- 境内外城投债收益率差收窄:近期,随着信用债市场的调整,境内外城投债收益率差逐渐收窄,使得城投点心债的配置价值凸显.
特点
- 发行主体:为地方投融资平台,这些平台通常承担着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项目等重要职责.
- 计价货币:以人民币计价和支付利息,并在到期时以人民币归还本金及利息,与城投美元债等以美元计价的债券形成对比,避免了汇率波动风险.
- 发行利率:整体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全国平均发行票面利率达到 5.35%,弱资质区域的发行成本更高,如云南达到 7.95%,辽宁为 7.36%,且发行期限在 1 年以内的债券发行成本显著高于其他期限.
- 流动性:近年来,点心债市场的整体流动性显著改善,2022 年和 2023 年的成交规模分别为 167275 亿元和 145097 亿元,2022 年同比增加 191%,截至 2024 年 10 月,成交规模已达到 1815342 亿元,主要成交债券期限为 1 年以内和 1-3 年.
投资风险与监管
- 投资风险:尽管城投点心债在当前化债背景下展现出较强的安全性,底线风险可控,但投资者仍需关注区域经济实力和信用资质,警惕弱资质区域因化债进度不及预期而产生的估值回调风险.
- 监管政策:由于城投点心债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其高息融资等特点,监管部门逐渐加强了对该市场的监管力度。如 2024 年监管部门开始对中资金融机构持有的地方融资工具进行摸排审查,下发指导政策阶段性叫停了业内 TRS 及 CLN 模式投资城投点心债等,以控制其规模.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