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要发垃圾产品来害人害已。
2022.01月初,金融圈刷屏:
财联社百亿私募噩耗后续:楼层已封,大厦职员讲述暴力现场,20余只产品未备案,巨漳至少八大疑点,兑付危机或难免
每日经济新闻百亿私募两实控人一死一重伤,大楼物业:可能发生械斗!公司仍有人办公,拒绝外界探访
21世纪经济报真相在路上!深圳百亿私募实控人“一死一伤”,公安经侦、刑事部门介入调查,业务合规疑点重重
据它们报道,这次事件原因之一,即是“产品暴雷出现的兑付问题”
其公司官网公司新闻栏目主要展示股权项目,它在中基协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信息也印证了这点(财联社报道中也有提及)
按道理,股权项目的风险远超传统固收产品及二级市场阳光私募,管理人拉投资人来买时,肯定有做过相关风险提示,但真把投资人钱搞亏了时,会发生啥可难说了,
这次事件估计十有八九是项目把投资人的钱亏得很惨,血本无归或只剩一点渣了,然后投资人不干,怒了,暴走秒变拼命三郎,讨说法来了,手拿两把西瓜dao
【此次仅为猜测,具体原因需以公安机关认定为准】
此次事件也给整个金融圈提了个醒:不要以为拉投资人来买时提示过风险就能全身而退,真把投资人亏惨了时,人家来个石玉俱焚,就遭了,
各位老板在做项目时,特别是当管理人时,记得三思:这个产品真的好么?如果是我自己的钱或亲戚朋友的钱,我敢买吗?敢让他们来买吗?
如果回答是否定的,自己都知道是个垃圾产品,最好不要发出来害人害已。
需知: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end——
作者:李奎霖 来源公号:觀復固收研究
觀復固收研究愿景:同声相应,为资深投资者服务,识别项目风险,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目标:同气相求,顺受其正,争取高安全边际前提下的高综合收益! 信托研究李奎霖,正直诚信专业186-2112-1023公众号
信托行业爆料,项目分析,认购产品,请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