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雷如出轨,只有0次与无数次;爆雷后名声坏了,很难借新,拿什么还旧?
已经爆雷了,已经知道是个坑了,你还往里面跳?钱💰大概率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因为按照过往惯例,同区域,比如同一个城市的非标政信信托产品,一旦有一个爆雷了,后续就有很多项目到期之后都还不出钱,都要爆雷的。
这里面呢,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爆雷就跟出轨一样,只有0次和无数次。这个区域的非标政信产品,第一次爆雷的时候,他心里还是有压力的,他想努力挣扎一下,维护一下自己良好的形象。一旦他跨出了这一步,真的爆雷了,第二次爆雷的时候,他心里就没压力了,就很坦然了,
过往的真实案例表明,一个地方只要有一个爆雷了,后续陆陆续续他的非标产品都要爆雷。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现在我们是一个互联网社会,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一个地方一旦有非标负面舆情产生了,那么很快网上到处都是关于他爆雷、违约的一些帖子。在这个舆论攻势下,新的金主就不敢轻易再来买这个地区的非标政信产品了。
所有的非标政信产品,它都是要靠借新还旧一直往下滚的。借不到新钱的时候,它老的债务到期的时候都很难拿钱来还?必然就会持续暴雷、长期暴雷,
比如,过往的2018年以来,以Y,G,S为代表的一些区域,甚至近3年某东部沿海省份个别城市的非标产品,他们就是这样子的。一旦这个城市有一个非标政信出问题了,那么后续这个城市的非标产品到期之后,大概率就持续爆雷、不停爆雷。
广大吃瓜群众们,如果你在一个地区非标有负面舆情了之后,你还往里面冲,那么大概率,这个钱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
所以,我们广大的普通吃瓜群众,选非标政信产品的时候,尽量去那些至今还没有公开负面爆雷新闻的地区选产品,不要去那些已经爆过雷的地方凑热闹了。
如果你是专业级的选手,想火中取栗,搏一把高收益,那你再考虑要不要仔细研究一下这些区域有负面舆情案例的一些产品。
——end——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