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买信托产品尽量以个人名义来买,不要以机构名义来买;2尽量分散买,不要让某一家信托公司知道你有很多钱;3千万不能买管理人+项目类型同时不靠谱的产品。
公开新闻显示,2020.07.17新时代信托被银保监会依法接管,期限1年,可依法适当延长,其后延期接管至2022.07.16,
在接管期间,投资人时刻关注自己真金白银的兑付方案,
2022.06.02,新时代信托官网发布“自然人投资者”受让信托受益权的公告:

公告链接:
http://www.xsdxt.com/newsitem/278638408新时代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受让投资者信托受益权的公告
http://www.xsdxt.com/newsitem/278638411关于新时代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受让信托受益权签约相关服务安排的提示
信托业内把这样“按比例受让投资人信托受益权”的兑付行为,俗称为“打折兑付”,
此前,2021.12月安信信托开出自然人投资者打折兑付方案,
从它们兑付案例能吸取什么经验教训?作者李奎霖研究认为,有以下3点:
1,信托业在风险真正来临时,各路神仙商量兑付方案,会把自然人投资人和机构投资人区别对待的,
具体表现是:对自然人投资者垫钱,不给机构投资者垫钱,
比如本案,大佬们仔细看公告第一排原文:
“我公司自然人投资者(以下简称“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化解,一直是重要的风险化解工作。为了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防范,,,”
AX信托此前2021.12月出具兑付方案时,也是只针对“自然人投资者”,没提“机构投资者”怎么办,
其中原因我多次讲过,信托业内默认(没有明文规定,是我对信托业过往10多年爆雷案例兑付规律总结):
自然人投资者1钱少,2没有足够金融行业投资经验,无法正确判断项目风险,3容易被销售员诱导,牙一咬,脚一跺,大腿一拍冲动做出投资决策,
翻译过来就是:没足够风险承受能力,
机构投资者1很有钱,2有足够法务财务尽调团队,3能理性做出投资决策,
翻译过来就是:有强大的风险承受能力,
所以,
各位大佬,买信托产品尽量以个人名义来买,不要以机构名义来买。这样就算真遇到风险了,管理人捣腾个兑付方案出来时,也有大概率能给你垫钱的,
虽然是打折,总比机构投资者毛都没捞着一根好吧。
2,自然人投资人,会因钱多钱少被区别对待
具体表现:
钱少的兑付时打折幅度小,
钱多的兑付时打折幅度大,
本案与2021.12月AX信托都是如此,
所以,
各位大佬,买信托产品时,尽量分散买,不要让某一家信托公司知道你有很多钱。
3,这些项目批量出现风险,拖好几年,然后被投资人逼急了,才出打折兑付方案的信托产品,有两个共同点:
3.1都是纯民营信托公司,
在金融行业这个拼爹的领域,民营金融资本天然抗风险能力弱,它们在:
经济行情好时,挣钱一拥而上,
经济行情差时,需要来扛风险,给投资人垫钱了,就跑的比兔子还快,
这是金融行业普遍现实,不是某一家民营资本的问题,这没办法,这是整个金融行业的问题。
3.2,都是高风险类型的产品
如资金池信托,小开发商地产信托;工商企业信托之类,
AX是前者,本案是后者,
所以,
各位大佬,千万不能买管理人(就是信托公司)+项目类型,两个同时不靠谱的产品。一旦买了,十有八九要雷的。
风骚走位避雷,请切记以上3点

反之,
1,尽管管理人不靠谱,但产品类型靠谱,你的投资照样没事,
比如至今为止,全线爆雷的SC信托,人家发的江浙沪成渝区域政信产品,也是100%正常兑付,
2,尽管产品类型偶尔有风险,但管理人靠谱,你的投资大概率也没事,
比如:
业内争议非常大的zr信托,人家发的资金池产品,至今照样100%正常兑付,
华鑫信托,金谷信托,人家偶尔发一下地产产品,至今照样100%正常兑付,
那么,到底选什么样的信托产品最靠谱?
以上所述,当然是管理人+项目类型同时靠谱的产品呀,
比如我一直主张谁是中国最安全的政信信托产品里的方案,
但是这类产品有个小缺点,就是综合收益比较低,
如果想在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综合收益,那只好在:
管理人+项目类型,其中一方稍微有点儿小缺点的产品里淘一淘了,
切记,要坚定拒绝管理人+项目类型两方面同时不靠谱的产品。
——end——
ps:
经我认证并参与的信托产品至今保持了100%正常兑付或提前兑付的记录,
如果各位大佬选信托产品拿不准,可咨询我或后台留言

合同收益之外,另有你懂的,添加时请注明来意,
同行请别消遣我时间,谢谢
相关阅读;
来源公众号:觀復固收研究

觀復固收研究,信托研究,8年经验,正直诚信专业